清华管理评论log
手机版kindle版注册|登录
首页 杂志 活动•培训 照澜书院 俱乐部 管理分享 专家库 订阅 关于我们
首页/杂志/2020年11月刊/专题研究

默克如何履行社会责任?——基于共享价值创造的视角

2021-01-19 期刊:2020年11月刊 栏目:专题研究
核心提示:在共享价值创造理论范式主导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实践过程中,企业需要基于产品、价值链、集群环境三大层面创造共享价值,重新定义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共生融合关系,实现更为高阶的共享价值创造目标。 默克作为一家全球领先的科技公司之一,其成立三百五十多年来以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为己任,致力于改善人类的健康与生命。在默克企业社会责任实践中,其基于可持续设计方案重新定义产品的社会价值实现社会创新、基于全球健康战略重新定义价值链以及基于“启迪心智”赋能当地集群发展与知识探索及创新等三大层面实现共享价值创造,赋能全球公共医疗卫生治理实现全球健康。

【作者】

阳镇: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暨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

陈劲: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教授、博导,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

 

 

共享价值创造理论与默克企业社会责任战略

共享价值创造理论的主要内涵

自古典企业诞生以来,企业与社会、商业与社会、市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被持续关注。从微观企业层面来看,20世纪90年代之前,企业社会责任仍然是脱离于企业战略决策框架之外的附属产品或附属服务,导致社会责任管理与社会责任实践“两张皮”现象明显,始终未能找到一条有效融合企业经济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平衡之道。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西方学界尝试在两个层次(立足原有商业组织、变革原有组织范式)寻求融合企业经济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突破。

其中一个重要的层面便是在不改变原有商业组织的经济属性前提下,寻求社会属性与经济属性的合意性融合。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波特和克莱默(在2006年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即企业社会整合(CSI)的基础上,于2011年进一步提出了一种全新定义企业社会责任的学术概念“共享价值(S ……

( 阅读全文请先登录 )

分享到:
0

已有0条评论

没有用户名?

相关阅读

  • 后疫情时代:如何通过“有同情心的系统领导力”参与构建新世界
  • 如何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公司——中国石化企业应该向跨国公司学习什么?
  • 打造组织追随力
  • 应用行为经济学,实现企业的“助推”式管理
  • 数字经济时代的企业生态系统:用户服务5S

热门文章排行

  • 1 不确定时代的职业管理体系
  • 2 SECT全方位激励——全面激发“知本”潜力
  • 3 迭代创新
  • 4 迭代创新:小米能走多远?
  • 5 迭代创新:网络时代的创新捷径
  • 6 TPE:化繁为简的管理魔方
  • 7 传统企业的互联网思维——参与式管理
  • 8 无依赖,不摆脱: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套路”
  • 9 走向“水样组织
  • 10 迭代出来的微信

微信

微博

联系我们/合作机构/我要投稿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011-2015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4596号-1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632号